第105章 李隆基

  清醒以后已经拾回一些智商的李隆基查到了些先前忽视的东西,心狠狠沉了下来。阴沉着一张脸看着翻涌的天幕标题[讲一讲那位玄之又玄的唐玄宗。]
  深深呼出一口气,准备迎接自己人生的剧透。
  “这一期咱们来讲一讲那一位争议感很大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
  “很多人都在感叹着:如果李隆基能够早死就好了,能够死在他最辉煌的时候。”
  [确实,他要是早点死就好了]
  [六味帝皇丸]
  [可能是被夺舍了吧]
  [三郎的马球打的还不错]
  [早死二十年,高低是个小太宗]
  “是朕大唐子孙,玄宗……”李世民愣了一下,先前就不太理解为什么会被冠以玄字,看来此次倒是可以窥见缘由了。
  只是这么多人恨不得其早死……这家伙到底干了些什么呢?
  武则天靠在软榻上眯着眼养神,听到讲这一个人,微微睁开了眼睛。
  “居然是这个小子啊……”
  看来这一期也会提到自己了,不知道另外一个世界的自己会怎么样度过呢。”
  言欢继续说着:“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所以他又叫李三郎。”
  “旧唐书上说李隆基多才多艺,特别是在音乐方面,而且长得很帅,有一个叫:梨园李三郎的称呼。”
  “可在他5岁那年他亲眼见证了奶奶武则天把自己的父亲李旦从皇位上拉下来,自己接班当了女皇,从此他被幽禁在皇宫之中。”
  “在他八岁那年,他的母亲窦德妃被人诬告了,说他诅咒武则天,于是在一天之内,窦德妃就在空中消失了,从此再也没有被找到。”
  “该说不说,他小时候是挺惨的。”
  “也许就是在这个时候小小的李隆基在他的灵魂的深处就种植下了追求权力的种子。”
  “后来武则天下位以后李显上台,李隆基终于有了重见天日的时候。”
  “在李显继位的时候,李隆基被外派做官,他在潞州修建了德风亭。”
  “德风出自于《论语》,领导有德性,百姓自会效仿。由此可见,早期的他还是想当一个好官的。”
  “没多久,李显又被韦后毒害,后宫危机时刻,李隆基站了出来,拉拢了一部分宫廷禁军,联合太平公主除掉韦后。”
  “扶持自己的父亲唐睿宗李旦继位,李隆基呢成了太子。”
  “两年之后唐睿宗李旦干脆把皇位也让给了李隆基,李隆基顺利登上皇位。”
  “不过当上皇帝就拥有了皇权吗?如果是别的朝代,那肯定绝大部分是的,但是这是哪儿啊?这是大唐啊。”
  “李隆基从小被幽禁,长大后被调离京城,现在当皇帝,可是在朝廷中没啥根基。”
  “大唐7位宰相中有5位都是太平公主的人。他和权力之间还隔了一个太平公主,文武之臣大半付之。”
  “大唐大舞台,有梦你就来。”
  [老李家的优良传统]
  [唐太宗好榜样]
  [太宗遗风]
  [老李家的内斗都没有停过]
  李世民:……
  哈哈哈,他之前还跟臣子们说是哪个朝代的女子这么有能力居然能当女帝。
  原来是他的大唐啊。
  天降一口大锅给他砸的头晕眼花。
  只是你们这群小子学什么不好学他这件事……唉,是他起了一个不好的开头吗。
  李治表情难测,看着身侧她。
  武媚娘低下头,眼睫微垂,心中有一些慌乱。
  “公元713年,太平公主派出心腹突起武德殿,还好李隆基早有准备,一举诛杀了太平公主的心腹。”
  “后来他亲自带兵杀出武德殿,除掉了姑姑太平公主,彻底结束了红妆时代。”
  “他又改元为开元,开启新纪元的意思。开元盛世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的。史书评价这个时代,贞观之风一朝复振啊,这个时代的文化空前的繁荣。”
  “面对支离破碎的大唐,他选择了姚崇当宰相,他是大唐四大名相之一。”
  “可听到自己要当宰相的姚崇却表示:我不要,我不当,除非你答应我10个条件。”
  “嘿,给你升官还要答应你条件,你是老板还是我是老板啊?这件事被称为十事要说、姚崇十策。”
  “好在那个时候的李隆基,是一个上进有容人之量的小伙子,他一一答应了,还特别的配合。”
  “他那个时候特别的节俭,宫中金银器完全都融了上交国库,后妃以下不能佩戴玉器,他还下令把锦绣丝制品衣服都染成黑色,把后宫用不到的三千宫女遣散……等等各种。”
  “这是早期的黑丝吗?”
  “……咳咳我正经一点,总之早期的李隆基,谁看了不说一句好小子。”
  “当时就非常的节俭,据说另一位宰相卢怀慎,太过于清廉,死的时候连口棺材都买不起。”
  [好小子!]
  [很好,很有精神。]
  [感觉像校服一样诶]
  [好家伙,黑丝。]
  [所以他前期越是这样,跟后期比较起来,越是令人难以接受。]
  “李隆基的第2任宰相叫宋璟,他是司马光口中四大贤相之一。”
  “他建议恢复谏官制度,意思就是官员跟皇帝商量事儿,必须安排谏官在旁边旁听,你要是哪儿说的不对就挨骂。”
  “李隆基想把老爹的牌位往前挪一挪,他们说:不行,弟弟要摆在哥哥后面。”
  “李隆基想给自己喜欢的儿子起一个好名字,他们就说不行要对皇子一视同仁。”
  “在各位大佬的努力之下,唐朝迎来了空前的盛世。这个时候国库充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是杜甫笔下开元盛世的场面。”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人们仿佛看到那一个粮食多的溢出来盛世,心中升起向往之情。
  “李隆基前半生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皇帝,开元盛世中一个非常重要政策就是:开元土地限购令,这个限购令就是禁止世家大族、巨贾富商今后在民间进行一定数额的土地买卖。”
  “如果有人占田超过朝廷规定的数额,朝廷可以将其土地没收,并且将土地分发给流民(流民六年内可以免部分赋税)。”
  “这个政策是李隆基顶着巨大的压力搞出来的,这个政策让朝廷赋税和百姓都富裕起来,但同时让李隆基得罪了不少的世家大族。”
  “和李隆基一起搞土地限购政策的监察御史宇文融就因为这个得罪世家,被旧唐书列入奸臣传。”
  “还有李隆基前期真是很开明,有一次他去出席漕运开通仪式,百姓们高喊:三郎当殿坐。”
  “李隆基不生气还很高兴,梨园有乐人直呼李隆基小名并且吐槽李隆基太严格,李隆基也是一笑而过,前期和后期真的不太像同一个人。”
  “我们都读过唐诗,要知道唐朝历史上那么多诗人,像李白、王维、杜甫、高适、陈深,他们可都是生活在盛唐,他们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啊,创造出无数伟大的诗篇,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
  “后世的戏曲演员都自称自己是梨园子弟,当时写书法有草圣张旭,画画有画圣吴道子,跳舞有舞蹈家公孙大娘。你看这些人物啊,都是在历史上能写下一笔的。”
  “但是,越是壮丽的烟花消散后,越是留下满地的狼藉。”
  “也越是让人遗憾:美丽的烟花为什么不能永远绚烂呢。”
  来了。
  李隆基精神一振。
  [这干个啥都被人骂,换了我也要疯。]
  [前期压抑太狠了]
  [李隆基:拒绝pua]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