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弹劾诩衡

  “果然一切都在姚师算计当中。”太子萧恒表面愤怒,内心却是在思索着各种可能性和应对策略。
  御史大夫诩衡今日所言,完全符合姚广孝之前的交代。
  他猜测当北伐诸将回京述职时,御史大夫诩衡一定会再次借机发难。而现在,袁崇焕以退为进,甘愿降职为小兵,不仅化解了御史大夫诩衡的刁难,还成功地激发了众将士同仇敌忾之心。
  回顾中原九国的漫长历史,能够保持常胜不败的将军寥寥无几,如果因为一次失败就将所有功劳一概而论、严惩不贷,那么在座的诸位将军恐怕没有几个人有资格继续坐在这个位置上。
  此外,这一举措也顺利地将袁崇焕安排到了新军之中,为其未来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毕竟,大将军沐云与燕王属于同一派系,若不是今天的情况特殊,御史大夫的言辞过于尖刻,大将军沐云看不下去,否则隶属于太子党的袁崇焕绝不会如此轻易进入新军。
  一场冲突最终以袁崇焕的退让而消弭。
  御史大夫诩衡找不到太子萧恒的其他问题,便退回座位。
  次日早朝,乾皇一如既往的正襟危坐,面色沉静。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大太监洪安康面色严肃,高声说道。
  这时,太子萧恒站了出来,拱手道:“父皇,儿臣有一事要奏。”
  乾皇微微颔首,“何事?说来便是。”
  萧恒看向诩衡,朗声道:“御史大夫诩衡,结党营私,贪污受贿,证据确凿。儿臣恳请父皇严惩此人,以正朝纲。”
  说罢,萧恒将收集到的罪证呈给了乾皇。
  乾皇脸色阴沉,看完罪证后,怒拍龙案,“诩衡竟敢做出如此勾当,实乃罪大恶极。来人,将诩衡押入天牢,听候发落。”
  侍卫们应声而上,将诩衡带走。
  此时,朝堂之上鸦雀无声,大臣们都感受到了乾皇的愤怒和决心。
  “圣上,我冤枉啊!”御史大夫诩衡一脸茫然地看着皇帝,不知道自己究竟犯了何事。他感到十分委屈和困惑,因为他甚至还没来得及为自己辩解,就被直接拿下。
  朝中的大臣们也都默不作声,无人敢轻易搭话。毕竟,昨天御史大夫诩衡才与太子萧恒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而今天他就被迅速拿下。这让众人摸不着头脑,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只见乾皇威严地坐在龙椅上,目光冷峻地注视着朝堂下的一切。他缓缓开口:“命大理寺卿李斯、御史中丞余姚联合处理此案,内行厂督主洪安康负责监督整个案件的进展。若是证据确凿,务必严惩不贷!”
  听到乾皇的命令,大理寺卿李斯率先出列,恭敬地应道:“诺。”
  接着,御史中丞余姚也走出队列,同样回应道:“诺。”
  最后,大太监洪安康也快步上前,低头行礼道:“诺。”
  随着三人的应声,整个朝堂气氛变得紧张起来。众人纷纷猜测这个案子的真相和背后的故事。
  下了早朝之后,大理寺卿李斯、御史中丞余姚和大太监洪安康三人并没有离开,而是站在殿外等待着什么人。
  不一会儿,太子萧恒从殿内走出来。看到他们三人,便知道他们要做什么,于是笑着开口道:“三位大人,可是有要事相商?”
  “还请太子殿下留步。”李斯开口道。
  “诸位大人,此次案件乃是由武都郡郡守林书鸿所发现,还需麻烦诸位大人前往武都郡与林郡守核实。”太子萧恒说道。
  “好,谢过太子殿下。”李斯说道,随即命御史中丞余姚将所有卷宗都带走。
  看着三人离去的背影,太子萧恒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转身回到自己的府邸,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对身边的人道:“姚师,果然有你的,那诩衡果然被拿下了。”
  “这都是殿下洪福齐天,微臣不过略尽绵薄之力罢了。”一旁的姚广孝谦逊地道。
  “不过,我有一点疑问,姚师,那御史大夫诩衡被拿下了,这位置该属于谁?”太子萧恒手痒痒的说道。他似乎已经看到自己的势力在朝廷中不断扩张,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渴望。
  然而,姚广孝却严肃地警告道:“殿下切记不可起贪心,在御史大夫的任命之上殿下不得发表任何言论。”他深知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明白此时的太子需要保持冷静和谨慎。
  太子萧恒皱起眉头,疑惑地问道:“我们花费那么大的时间精力,好不容易将其搞了下去,要是再换一个人却不是我们的人,不是功亏一篑吗?”他不甘心自己的努力白费,希望能够掌控这个关键职位。
  姚广孝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此言差矣,我们此举乃是为了打击楚王党,拿下御史大夫诩衡也是为了削弱楚王势力,而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而且御史大夫毕竟是三公之一,乃是副丞相之职,负责监察百官,职责重大,殿下切忌不可有所交集。”他强调了太子不能过分追求权力,以免引起乾皇的猜忌。
  姚广孝继续冷冷地说道:“若是朝中丞相与副丞相皆是殿下的人,殿下是觉得太子的位置不够稳,要再进一步吗?”他提醒太子,现在还不是时候去争夺更高的地位,应该专注于稳定自己的太子之位。
  听到这里,太子萧恒顿时吓得冷汗直流,连忙摆手说道:“自然不会,我对父皇忠心耿耿,姚师切不可胡言乱语。”他知道自己刚才的想法有些危险,一旦被乾皇察觉,后果不堪设想。
  姚广孝看着太子惊慌失措的样子,无奈地叹了口气,心想:“这位太子虽然聪明,但还是过于年轻,缺乏政治经验和远见。”
  与此同时,回京述职后,卫青霍去病便赶回北疆。北疆大营有二十万大军名额,卫青要抓紧时间完成大军的组建。
  为了不让河套平原各匈奴部落有再次崛起的机会,他大胆决定,空缺的名额直接从匈奴降卒中选取。他有足够的自信,可以镇压住这些蛮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